近日,虽常有人工增雨,时见春雨绵绵,但很多人去水库边游玩,发现部分水库水位还是明显偏低。宁波市水利局这样答复,当前我市处于枯水季节,各地供水水库的蓄水量持续减少,将进一步采取工程和应急措施以保障城乡生活供水。
小小一滴水,折射大民生。去年下半年以来,宁波降雨严重偏少,台汛期降雨比多年平均偏少29%。去年10月至今年1月累计雨量95毫米,为1956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同期最少值,因持续缺少有效降水,宁波32座大中型水库不断“喊渴”,城区主要供水水源之一的白溪水库年入库水量更是偏少32%。
那么,面对旱情,宁波是如何科学调度全市水库和水厂、尽可能做到保障全市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的呢?
答案简单而又复杂。说简单,可用一句话概括——宁波城区通过大水网建设构建了原水供水“双网”体系;说复杂,是因为在藏于地下且直径1.8米的“双网”上,串联了11座水库、5个水厂,它们彼此联网联调,跨区域“互济”,多措并举抗旱保供水惠民生。
构建原水供水“双网”体系
2月16日,位于海曙区的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至毛家坪水厂联通工程正式启用,来自钦寸和亭下水库的汩汩清泉通过这里源源不断输送至毛家坪水厂,极大地缓解了宁波西片用水之急。该应急工程于去年12月底启动,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施工方案编制评审、引水管线探管、深基坑开挖支护等准备工作;今年1月上旬进场施工,历时55天,2月中旬完成钦寸向毛家坪供水的输水管线割接工作,每天有35万立方米的原水通过这里输送至毛家坪水厂,毛家坪水厂有了双水源保障供水。
“近年来,宁波通过引调水工程建设,构建了‘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多水源互为备用’的体系,11座大中型水库和城区多座主供水厂串成‘原水网’,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现有水源利用效率,及时发挥了抗旱效益。”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运行技术部副经理娄文飞告诉笔者。
统计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联网联调西线工程通水、横溪水库至东钱湖水厂引水投产、溪下水库向桃源水厂供水等一系列引调水工程建成发挥效益,为本次抗旱增加近1亿立方米水量。在水厂串成“原水网”的同时,城市供水环网还连同各大水厂,实现了高速供水模式。目前,针对城市多水源和水厂远离供水区的情况,全市已经建成全长47.3公里、直径1.8米到2.0米的城区自来水大口径供水环网,形成“供水网”,增强了应对水源污染、停水、爆管等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水厂之间的供水调度保障水平。